文学之窗
  •   解志熙《砚台的记念》:遇到关爱和是我一生的幸运

              去年5月是五四运动一百周年纪念,我也未能漏网,被逼着写了一篇小文《蒙冤的“大哥”及其他——〈狂人日记〉的偏颇与新文化的问题》,乃借机对鲁迅过甚其辞的反传统论调和自以为是的立...

     
  •   解志熙《砚台的纪念》:家族记忆与个人成长的温情书写

              近日,欣闻解老师的随笔集《砚台的纪念》将要结集出版,作为解老师三十年前的“老学生”,老师每有佳作,总是先睹为快,这部随笔集所收录的三十余篇文章,有许多篇什都已刊发,我曾通过...

     
  •   戴逸:闭关锁国源于统治者与人民的尖锐矛盾

              历史已经过去了一百数十年之久,在新的征途上,闭关自守、夜郎自大的残余思想,仍然可能成为我们前进的绊脚石。        戴逸,史学大家,新中国清史研究的奠基者、...

     
  •   歌颂“闭关锁国”:学术上荒谬,政治上有害

              为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辩解,企图找出其所谓合理性,是历史学的堕落。        作者提出,明清时期的统治者提出“闭关锁国”是所谓“自主限关”,是一个伪命...

     
  •   解志熙《砚台的记念》:我的大学

              乡下小孩上大学:我的成长的季节        中学时代的我,对大学可以说毫无概念。但我的父亲,一位略有文化的老农民,却从我初一时,就对我说:“好好学习啊,学习好...

     
  •  
  •   再见!戈尔巴乔夫

                      他是一名和平缔造者                他终结了一个时代               ...

     
  •   书讯199·黄乔生《鲁迅像传(修订本)》

      引言        鲁迅的少年时代,照相术已在中国流行。大都市且不论,便是在鲁迅的家乡绍兴这样的小城市里,照相也非稀罕的物事了。鲁迅曾回忆:        当我幼小的时候, —...

     
  •   林以亮编《美国文学批评选》与夏志清的文学批评之路

              上世纪后半叶活跃于香港的文学批评家宋淇(林以亮)与夏志清相知甚深。陈国球教授注意到宋淇编选的《美国文学批评选》一书与夏志清的渊源,透过其编辑方略梳理两人在文学批评上的交互影...

     
  •   解志熙《砚台的记念》: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与以往出版的著作多为学术论著或学术论文的结集不同,解志熙教授新出的这本《砚台的记念》,收录的基本都是散文随笔。概而言之,其主旨以铺叙往事与追怀亲旧师友为大宗,回望来路、检讨...

     
  •   永远的淮阳师范071: 七五政文班微信群里话当年

      2007年8月18日,淮阳师范75级政文专业毕业30周年联谊会在周口饭店举行,参加会议的同学老师合影留念。        随着时光流逝,“工农兵学员”和“社来社往”这些带有上世纪70年代色彩的词语,以...

     
  •  
共(33)页  首 页  上一页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  下一页  末 页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网站大事记美中时报(电子版)广告服务友情链接
美中时报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