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莱茵河 企业也得益

2013年03月30日 08:23    来源:新民晚报

治理莱茵河 企业也得益

2013年03月31日 10:12   来源:新民晚报   

■巴塞尔化工仓库污染事件发生后,当地大学生为莱茵河举办“葬礼”,呼吁政府大力治污

  莱茵河全长1390公里,其中约860公里在德国境内,被德国人视为“父亲河”。上世纪50年代末,德国战后重建,大批能源、化工、冶炼企业在河两岸建立,它们向这条河索取工业用水,同时又将废水排进河里,莱茵河水质急剧恶化。

  1950年,莱茵河沿岸国家成立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ICPR),总体指挥和协调莱茵河的治理工作。

  20世纪60年代,包括德国在内的莱茵河流域各国与欧共体代表签署合作公约,为共同治理莱茵河奠定法律基础。公约规定,排放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的企业将被罚款50万欧元以上,不符合排放标准的企业则将被关闭。

  企业增强环保意识对莱茵河治污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数家大型制药、化工企业积极开发环保技术。如德国拜耳公司将其开发的污水处理技术出售给其他国家,成为该企业的利润新增长点。

  1987年开始,ICPR启动对莱茵河整体修复,措施包括拆除不合理的通航、灌溉及防洪工程,用草木绿化河岸,在部分改弯取直的人工河段恢复其自然河道等,取得显著成效。2000年,ICPR制定了《莱茵河可持续发展2020规划》,进一步完善防洪系统、改善地表水质、保护地下水等。

  从1980年到2005年,有关国家为莱茵河治理投入200亿到300亿欧元。从2005年到2020年,预计还将投入100亿欧元。ICPR称,1985年到2000年间,莱茵河中有毒物质减少了90%。

  欧洲持续的经济危机正在“拖累”治理环境污染事业。不过,ICPR秘书长范德韦特灵说,环境问题目前不再是各国的优先考虑,相关工作不得不“放慢”步伐,原本制定的202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可能要推迟。

 
评论 
验证码  
提交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网站大事记美中时报(电子版)广告服务友情链接
美中时报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