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淮阳师范064: 摘取“艺冠珠”的徐行效


2022年06月08日 02:03    来源:美中时报    戴俊贤


第二排左起:左二袁保林老师、左三杜寄语老师、左四徐行效老师(艺术教研组组长)、左五刘金荣老师、左六田颜卿老师、左七郭寿青老师


       2021年3月1日,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公布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声乐心理学》被归入艺术学“艺术学理论类”,专业名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声乐心理学》学科奠基人,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徐行效先生得悉这一喜讯,心里是多么高兴啊!由衷地感谢教育部对《声乐心理学》学科的重视,从2009年8月开始,徐行效教授花费多年心血的研究成果《声乐心理学》被纳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教材》。从此中国声乐教材中,首次有了国人原创的新理论,开百年中国音乐史之先河。


       徐行效教授,四川成都人,音乐教育家,歌唱家,声乐心理学家。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中国音乐心理学学会理事,四川省心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声乐学术委员、合唱指挥学术委员。曾任河南大学音乐系声乐教研室主任,成都师专音乐系主任,“四川省高校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艺术学科委员。他以德艺双馨的杰出成就荣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奖”一等奖,被确认为“中国声乐心理学学科开拓奠基人”、“当代声乐艺术科学体系理论创始人”,为声乐艺术学科做出了重大贡献。


       徐先生终身从事师范教育。从最初的河南省淮阳师范,河南大学(曾为开封师范学院、河南师范大学),成都师专,到四川师范大学,在师范教育领域工作长达44年。徐先生清楚记得于1964年12月5日毕业分配到河南省淮阳师范,《淮阳师范学校志》记载,徐先生1981年调至河南大学艺术系任教,在淮阳师范工作17年。我于1971年到淮阳师范政文专业读书,徐先生教我们班的音乐课。几十年时间过去了,徐先生给我们上课的情景仍历历在目,耳边仿佛还萦绕着徐先生动人的歌声。最近,因组织撰写纪念淮阳师范的文稿,与徐先生取得了联系。又在网络上看到许多推介徐先生研究成果的文章,令人十分震撼。徐先生登上了音乐领域的巅峰,业绩将载入音乐史册。“‘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我对徐先生更加敬佩了。


       潜心学术,创立声乐心理学


       徐先生创建的声乐心理学是音乐心理学的分支。音乐心理学是介于音乐学与心理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主要研究音乐与人类心理、反映、行为的关系。其研究对象是“听觉对诸如音高、音长、音色、音强、调式、调性、协和程度等音乐要素的认知,对音乐完形结构的感觉;音乐的心理功能,音乐对人的情感和智力的作用,音乐环境对劳动效率的调节作用和对疾病的治疗作用;音乐创作的心理规律、音乐表演的心理特征、音乐对不同欣赏者的心理作用过程;音乐才能的构成、检测与培养等。”(杨和平《20世纪下半叶中国音乐心理学文献读解与研究》,载自《交响》2006年第3期)由于声乐心理学自身的独特性,显然它又不能依靠笼统的音乐心理学来具体指导声乐表演艺术活动中某些细节性的心理动态,因此声乐心理学的发展也是势在必行的,随着学科分类越来越细,声乐心理学也就应运而生了。


       世界声乐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我国则更晚些。1927年王光祈在德国写出《声音心理学》,成为我国开垦音乐心理学荒原的第一位音乐学家。以后由于政治、动乱、战争等多种原因和条件限制,直到解放以前,我国音乐心理研究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解放后,虽然有些声乐教育家在教学中注意到心理的作用,但尚无专门研究。到八十年代以前基本上没有音乐心理学的论著发表。从1980年至2000年,中国音乐心理学经历了孕育、承续两个阶段,一批作曲家、表演家、教育家和教师,在运用音乐心理学的方法对音乐实践进行研究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是,在我国声乐论坛上,发表这方面的专著也仅少几部。这对于一门完整的声乐艺术学科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缺陷。


       徐先生以艺术家的慧眼,敏锐地发现了这一学科的发展前景。1986年11月,在“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声乐教学研讨会”(兰州)上宣读论文时呼吁:“当今心理学已渗透到越来越多的学科领域中。现在,已经到了心理学渗透到声乐艺术中,必须建立一门新学科——声乐心理学,从而形成一个更加完整的、系统的、科学的声乐艺术学科体系的时代了。为了赶上时代的步伐,对组成声乐艺术要素之一的最薄弱的环节——歌唱心理的研究,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这个历史的使命,应该责无旁贷地落在当代声乐工作者的肩上,特别是声乐教育工作者的肩上。”(见“会议”录音磁带)首次在全国性会议上发出了建立声乐心理学的倡议,为声乐心理学学科的萌发作了前期准备。此后,徐先生便潜心学术研究,以“板凳甘坐10年冷”的毅力,耐得寂寞,除完成教学任务之外,埋头钻进了声乐心理学的探索之中。矢志不渝、踔厉奋发26年(1986--2012),先后发表论文《试论歌唱者的心理训练》《歌唱者心理初探》《歌唱者的感觉、知觉和表象》《歌唱者的感觉、知觉和表象(二)》《建立一门新学科声乐心理学》《建立一门新学科——合唱指挥心理学》《当代声乐艺术科学体系论》《20世纪中国声乐心理学术研究的回顾与思考》等30多篇,出版专著《声乐心理研究》《心理过程与声乐教学》《声乐心理学》3部,建立了国际创新的《声乐心理学》,受到音乐界著名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和重视。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上海音乐学院原副院长、当代著名声乐教育家、歌唱家周小燕1990年12月题词:“声乐工作者掌握了有关心理知识才能更有效地从事本职工作。祝贺徐行效同志《声乐心理研究》问世”。2021年,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音乐教育学会理事长杨瑞敏题词:“徐行效教授音教五十周年:开拓奋进,五十春秋。科研教学,成绩卓著。传道授业,桃李天下。忠诚教育,德艺双馨。”被国家权威刊物“人民音乐”“音乐研究”等评价为“具有划时代重要意义”。


       根据200多年来世界著名哲学家、音乐家、声乐家的研究:音乐是艺术之王,声乐是音乐之王,心理是音乐之魂。《声乐心理学》是统制学科,带头学科,处于首要地位,被誉为“艺术学皇冠上的明珠”。当代国外音乐心理学研究现状表明,仅有对声乐的心理过程如感知等的研究,而无将声乐作为一门学科——《声乐心理学》来进行研究的成果。徐先生无疑取得了世界唯一的研究成果,摘取了“艺术学皇冠上的明珠”。


       徐先生在声乐心理学领域的建树,逐渐引起国内学界人士对这个领域的关注,引发了我国声乐心理学研究的热潮,许多专家、学者加入声乐心理学研究队伍中,据有关研究者统计,中国声乐心理学术研究已由当时仅有几位作者几篇文章的星星之火,发展成为今天有上百位作者、年发表论文数量达百篇以上的燎原景象(据不完全统计,2000—2010 年全国公开发表的声乐心理论文已达1800多篇),成为当今中国音乐界独树一帜,参与人数众多,发展最活跃,势头最强劲的一个新学科领域。特别是以部编教材形式,将“声乐心理学”新学科元理论纳入声乐科学基础理论之中,这在中国声乐史、音乐教育史上还是第一次,开百年中国音乐史之先河。2005年,徐先生所在的单位四川师范大学开始招收研究生,至目前已培养了一批声乐心理学方面的高端人才。2020年,全球第一个“四川师范大学声乐心理研究中心”成立。我国“声乐心理学”的教学与研究呈蓬勃发展之势。


       徐先生因创立《声乐心理学》的杰出贡献,获得了国内外多项荣誉。1997 年 12 月,徐行效荣获国家教育部主持评审的“曾宪梓教育基金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奖”一等奖,成为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唯一或一等奖的音乐教师,被确认为《声乐心理学》学科开拓奠基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了国家领导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雷洁琼、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兆国的颁奖。2019 年,四川省心理学会颁授“杰出贡献奖”。美、英、法、俄、荷、瑞典等国分别授予徐行效教授荣誉院士、外籍院士、客座教授、荣誉博士、名誉博士学位。颁授“美国荣誉勋章”“英国皇家勋章”“法国艺术及文学骑士勋章”“俄罗斯金质奖章”“奥兰治-拿骚司令勋章”“瑞典皇家北极星勋章”。


       钟情教育,桃李春风满天下


       徐先生的教育生涯是从淮阳师范开始的。1964年他满怀豪情,从云南艺术学院毕业分配到河南省淮阳师范任教。


       淮阳师范是一所历史名校,创办于1909年,文化底蕴深厚。《淮阳师范学校志》记载的近当代在该校执教的知名人士、教授、学者就多达20多位。学校开设政治历史、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农学、英语、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被誉为“豫东小学教师的摇篮”。徐先生在淮阳师范期间,正是风华正茂之年,为周口地区的音乐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他长期担任艺术教研组组长,既是学校音乐教育的组织者,又是教学实践者,通过普通艺术专业班及短训班,17年中为周口地区培养了专职音乐人才约600人和大批音乐教师。徐先生学生的歌声长时期回荡在周口中小学校的教室里,哺育着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他十分讲求课堂教学艺术,凡是听过、看过他上课、排练、演出的人对此都深有感受。同学们普遍反映:“上徐老师的课简直是一种享受,他把你真正带入到艺术创作的情景中去了。”“徐老师的合唱指挥课,有很强的感染力,令人赏心悦目,真正使你为作品的艺术魅力而陶醉。”他上课至精彩处时,同学们常常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我至今还记得他教我们音乐课的情景。我是淮阳师范1971级政文专业的学生,每周有两节音乐课,都是徐先生教我们唱歌。他总是边讲边唱,唱和讲结合得非常自然,听课跟看演出一样,精彩而又迷人,歌学会唱了,还受到了艺术熏陶。徐先生善于引导学生,我毕业后改编出版了连环画《逼上梁山》,徐先生见了我说,“有第一本,就有第二本。”使我受到很大激励,后来又连续出版3本连环画册。


       徐先生先后在河南大学和成都师专、四川师范大学任教。在高师任教期间,他关心、爱护学生,课堂上是严师,对成绩好的学生始终严格要求,从不迁就;对成绩差一些的学生更是耐心的讲授、专门辅导。他以“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要求自己,无论课堂上或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为人师表,为学生树立了榜样。特别是他刻苦勤奋的治学精神,堪称学生楷模。他深入开展教学科研,博览群书,潜心著述,常常工作到深夜。克服高血压、胃病、膝关节炎等病痛,超额完成教学任务,节假日和寒暑假基本没有休息过。知情的学生十分感动地说:“徐老师真比我们还用功啊!”他写下的书稿、教材稿、作品稿,堆积起来比人还高。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总结,他取得了在国内声乐教学中具有创新意义的研究成果:他最先将心理学理论系统引入声乐课堂教学;第一个在国内提出“对歌唱者进行心理训练”的理论;他对当代声乐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作了新的、科学的阐释;首次提出了歌唱中存在三种不同的心理状态;首次对声乐演出、比赛作了较详细的心理分析;对声乐教师的个性,声乐知识、技能,学习成绩的评定等多项内容都首次进行了心理学分析。经引入教学实践证明有很好效果,《人民音乐》对此给予了充分肯定。根据调查和学生的普遍反映,学生们都十分爱戴他、崇敬他,为自己有他这样师德高尚、专业精深、艺术修养全面的老师而幸运和自豪。他关心系上工作,关怀年轻教师的成长。无论哪个教师请他上课、辅导,他都热情帮助。因而,深受学生的爱戴和同行的敬重,是学校和四川省音乐界德高望重的教授之一。


       徐先生还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两个狠抓、四个重视”的课堂教学方法。提倡狠抓课堂教学质量,狠抓课后自习质量;重视基本功训练,重视理论教育,重视教材的使用,重视舞台艺术实践。因而他的学生中,后进学生进步显著,先进学生出类拔萃。许多学生毕业时都举办了个人独唱音乐会,受到好评。在专业声乐教学工作中,他为各级各类学校培养了大批声乐教学骨干。他教授的学生有5人参加“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并获奖,10多人在省级声乐比赛中获奖。淮阳师范1971级艺术专业学生夏宗贵,声乐器乐皆精,曾任郑州师范学院音乐系教授、教研室主任,升达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曾参加全国音乐教学大纲的编写工作和全国中师音乐教材的编写工作。像这样出类拔萃的学生还有很多,他们与徐先生一起共同促进了音乐事业的繁荣发展。


       徐先生擅长歌唱表演艺术,在社会上有较高的知名度。许多文化、广播、专业团体曾希望商调他的工作,一些“穴头”也多次高薪聘请他搭班演出。他都回绝了:“终生从事师范教育是我无悔的选择。建立中国的《声乐心理学》是我毕生的奋斗目标。”不为金钱所动,始终坚守师范教育岗位,为师范声乐教学作出了突出贡献,先后20余次被评为“优秀教师”“先进个人”。


       酷爱声乐,美妙歌声传四方


       艺术需要天份。正如俗话所说,要有艺术细胞。从事声乐更是如此。徐先生极具音乐天赋,属男高音,嗓音清亮高亢,音域宽阔,富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他身材魁梧,相貌俊朗,往台上一站,强大的气场立刻就把观众吸引了。在我的印象中,他在淮阳师范、淮阳县、周口地区、省会郑州的舞台上,只要一出场,没有不掌声雷动的。


       徐先生的艺术魅力源自天份十勤奋。1941年,他诞生在天府之国的成都南河之滨。家乡的民歌、川剧、清音、车灯、扬琴、道筒等民族民间音乐,滋养着他的心灵,使他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音乐才能。加上聪明好学,性格开朗,7岁便登台独唱,清亮的嗓音震惊全场。11岁那年,参加市歌咏比赛并获奖。15岁开始音乐创作,16岁作曲并领唱的《钢铁大合唱》获1958年“四川省群众文艺会演”创作、表演奖。17岁考入云南艺术学院音乐系声乐专业。18岁在云南省征歌中,以一曲《技术革命闹翻天》夺得第一名,在《云南日报》发表并印成三万份“活页歌选”向全省推广。在五年的大学学习期间,他勤奋刻苦,成绩优异。分别担任了校合唱团团长,昆明市中学生合唱团特邀指挥,经常活跃在省市舞台上。

大学毕业之后,徐先生深知自己肩负着教师和艺术工作者的双重职责,胸中始终跳动着一颗无限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拳拳报国之心。在教学、创作和演唱活动中,始终坚持政治标准和文艺为群众服务的正确方向。他结合教学创作的400多首作品,主要内容和题材都是歌颂党、歌颂社会主义祖国,以及反映现实生活的。他在《徐行效歌曲选》序言——“祖国,我把爱献给您”中敞开自己的心扉:“祖国培育了我,人民哺育了我,我的创作理应献给我亲爱的祖国和人民。”2019年出版《徐行效声乐作品选》,精选原创歌曲90首,展示了音乐创作高峰期的杰出成就。


       几十年来他对歌唱技艺精益求精,曾向我国著名歌唱家朱崇懋、刘振汉、魏鸣泉教授学习声乐,并得到他们的肯定。他声音洪亮,音质纯净,形象佳,台风正,歌声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在舞台上只要一亮嗓,掌声就会响起来。在淮阳师范期间,周口地区、淮阳县和淮阳师范每年的国庆节、元旦节晚会他都要组织和演出,那时候多次演唱过一首《小黑板》的歌。“小黑板,一尺三”,歌声嘹亮,旋律优美,令听众如痴如醉,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里。他在河南、四川演唱的40多首歌曲在省级电(视)台广播;曾获“河南省独唱、重唱声乐比赛”第一名、第三名;举办《古典诗词歌曲赏析独唱会》(四川音协等主办、四川电视台全场播放)等个人系列独唱音乐会4场。粗略统计,省级电台、电视台为其录制广播的音像节目时间,约6小时。他发表歌曲100多首,其中《发射阵地的早晨》等14首获中央、省(市)奖。河南音协、河南大学音乐系曾联合主办《徐行效声乐作品音乐会》,河南电视台全场录像播放。创国内高校非作曲专业教师“由省级音乐家协会主办个人作品音乐会”的先例。他从事专业合唱指挥教学多年,具有高超的合唱教学指挥艺术。他指挥演出的《黄河大合唱》、《长征组歌》、交响音乐《沙家浜》(唱腔选段)、《蓝色的多瑙河》等多部(首)中外作品,深受观众的欢迎。他全场指挥《“神圣之战”合唱音乐会》,四川电台广播,在国内有一定影响。曾指挥多个群众合唱团多次获省、市奖。


       德艺双馨,为国为民乐奉献


       徐先生始终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正确方向,艺德高尚,德艺双馨,在作好教学、演出的同时,不忘组织文艺下基层,服务社会,服务群众。


       在淮阳师范任教期间,徐先生坚决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开门办学,为基层服务。多次带领学生拉架子车步行上百公里,作艺术实践巡回演出。一次突遇八级大风雪,几乎丧生。


       1985年7月,徐先生积极响应国家教委、团中央号召,开辟第二课堂勤工助学。他着手组建了“河南省大学生轻音乐团”深入乡村,为农民演出。受到《人民日报》、《文汇报》等多家报纸的赞扬。


       1993年,他得悉中央台广播有关“希望工程”的消息,激动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为此,他专门举办了为失学儿童义演的《为“希望工程”募捐独唱会》,全部收入捐献希望工程。在音乐会上他动情地说:“全国有几百万失学儿童,希望工程是需要千百万人共同关心和参与的伟大事业。我是一名教师,就我个人的力量来说是很微薄的。但我热切的希望以此能唤起社会各界对教育事业的支持,为广大贫困地区由于经济条件限制而无法上学的孩子们奉献一片爱心。”九三学社四川省委、四川音协、成都音协分别致电祝贺。省级多家传媒评论说:“由高校艺术家个人举办独唱会为‘希望工程’募捐,这在国内尚属首次。”一位马边彝族自治县受助学生在写给徐先生的信中说:“徐叔叔:是你给我带来了知识,是你给我带来了快乐,是你给我带来希望和梦。我会更加努力学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去实现自己的希望和梦,并报答你无私的援助之爱。”徐先生为失学儿童奉献爱心的这一义举,在社会上引起很大的反响,在全国音乐教育界带了一个好头。


       1995年,为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他以极其饱满的政治热情和顽强的毅力,策划并全场指挥了《“神圣之战”合唱音乐会》,正式对外公演,受到社会各界高度评价,多家传媒进行了宣传报道,产生很好的影响。此举被认为是开国内“由一个非演出基层单位公演大型合唱音乐会”之先河。


       2021年,徐先生回首往事,写下《五绝·八十抒怀》:


               八十忆平生,

               勤奋贯年轮,

               摘取“艺冠珠”,

               扬我国音魂。


       徐先生的艺术人生以辉煌的声乐教学、演出、研究成果而显得璀璨夺目。他的艺术思想、艺术实践、艺术美德及他创立的新学科声乐艺术科学体系、声乐心理学将成为音乐瑰宝,闪耀在声乐教育、教学领域和演出舞台,为后来者学习与追慕。




       戴俊贤,1950年生,大学学历,河南省鹿邑县人。早期从事师范教学,后做行政工作。系省作家协会和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高级政工师。出版作品有连环画《逼上梁山》等4部、诗集《百花集》文集《颍川集》《周口历史文化通览.人物卷》等,作品收入多部文集及书法集。



       相关链接:


       永远的淮阳师范063: 珍藏我青春记忆的地方


       永远的淮阳师范062: 学者型画家吴金铭


       永远的淮阳师范061: “鸿管家”朱鸿猷


       永远的淮阳师范060: 中国画大师罗镜泉


       永远的淮阳师范059: 老师,永远的心灯


       永远的淮阳师范058: 明月何时照我还


       永远的淮阳师范057: 为我的理想插上了翅膀


       永远的淮阳师范056: 昙花一现的淮师农场


       永远的淮阳师范055: 助推奇门遁甲走向世界


       永远的淮阳师范054: 教育大家师玉庆


       永远的淮阳师范053: 淮师母校 长在心田


       永远的淮阳师范052: 永远的母校


       永远的淮阳师范051: 难忘的记忆


       永远的淮阳师范050: 三位恩师和我的新闻事业


       永远的淮阳师范049: 功勋校长卢怀璋


       永远的淮阳师范048: 名师顾之川


       永远的淮阳师范047: 栾广明:寂寞的大家


       永远的淮阳师范046: 淮师语文教研组编书纪事


       永远的淮阳师范045: 我的青春驿站


       永远的淮阳师范044: 重游龙湖怀恩师


       永远的淮阳师范043: 淮师校友徐玉诺


       永远的淮阳师范042: 月上柳梢头


       永远的淮阳师范041: 我们的92·7班


       永远的淮阳师范040: 记忆中的淮师农场


       永远的淮阳师范039: 天下谁人不识君


       永远的淮阳师范038: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永远的淮阳师范》邀您继续惠赐佳作


       永远的淮阳师范037: 天文地理学家曾次亮


       永远的淮阳师范036: 淮阳师范年谱略


       永远的淮阳师范035: 弦歌不绝四十春


       永远的淮阳师范034: 诗忆那些人,那些事


       永远的淮阳师范033: 我的母校


       永远的淮阳师范032: 我真正的学生时代


       永远的淮阳师范031: 青春时光


       永远的淮阳师范030: 母校琐记


       永远的淮阳师范029: 淮师出了个王山岭


       永远的淮阳师范028: 感谢淮师


       永远的淮阳师范027: 义无反顾读淮师


       永远的淮阳师范026: 难忘淮师师生情


       永远的淮阳师范025: 恩师难忘


       永远的淮阳师范024: 梦想成真的地方


       永远的淮阳师范023: 第二故乡情更浓


       永远的淮阳师范022: 百年淮师:我心灵的家园


       永远的淮阳师范021: 郭杰三老师:我生命中的教科书


       永远的淮阳师范020: 郭杰三老师:润物细无声


       永远的淮阳师范019: 难忘母校 难忘师恩


       永远的淮阳师范018: 致敬萧士栋


       永远的淮阳师范017: 为淮师荣誉而战


       永远的淮阳师范016: 谷迁乔:为后人留下一片绿色


       永远的淮阳师范015: 为母校淮师抒情


       永远的淮阳师范014: 念淮师


       永远的淮阳师范013: 我的三位恩师


       永远的淮阳师范012:“活字典”张衡石先生印象


       永远的淮阳师范011: 最忆淮师那一抹春光


       永远的淮阳师范010: 那晚,我与窗外月光对酌


       永远的淮阳师范009: 张华中老师:我心中的大先生


       永远的淮阳师范008: 淮师:永远在我心里


       永远的淮阳师范007: 永远怀念恩师臧起初


       永远的淮阳师范006: 我在淮师读政文


       永远的淮阳师范005: 诗心,从淮师萌发


       永远的淮阳师范004: 尊敬与怀念:恩师桂行德


       永远的淮阳师范003: 梦想起飞的地方


       永远的淮阳师范002: 借书买书琐忆


       永远的淮阳师范001: 弦歌台下


       致校友:《永远的淮阳师范》邀您惠赐佳作



-----------------------------------------END-----------------------------------






















分享按钮
 
评论 
提交
评论 
提交
关于我们招聘英才网站大事记美中时报(电子版)广告服务 - 网址导航
美中时报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