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读硕士再读博士:柳江华博士在德国美国研究弘扬中医药故事之四


2023年11月07日 05:03     美中时报    肖忠武吕东红


       金秋,收获的季节。1988年金秋,柳江华喜事连连。


       8月,男朋友从上海同济大学获得硕士学位,被分配到辽宁省建筑设计院工作,设计院就在沈阳。


       9月,她如愿成了杨主任的在职硕士研究生。


       10月,她和男友走进婚姻殿堂。


       柳江华原计划读硕士期间不要孩子,可结婚不久发现怀孕了。她决定利用即将到来的寒假,回抚顺做人工流产。


       寒假到了,她邀请大姑姐陪同去医院。可是动身时,泪水不由自主哗哗流淌。她不忍心扼杀肚子里的小生命。可如果把孩子生下来,谁来照料?妈妈还在上班,根本没时间;自己工作三年的结余结婚都用掉了,丈夫刚工作。家中没积蓄,没有钱雇保姆。寒假匆匆过去了,几经权衡,她开学前还是决定去医院做人流。


       可是医生说胎儿已经三个多月,做人流的最佳时间已然错过。医生建议留下。算算预产期正好在暑假,不会耽误学习。她只好顺其自然了。


       她带着身孕每天骑车40多分钟去学校上课。当腹中的胎儿大起来,行动逐渐不便时,她就改坐公交车。单程就需要一个多小时。


       1989年7月 26 日,刚放假不久,她顺利生下了女儿。


       看着可爱的女儿,小两口别提多高兴!她庆幸把女儿留了下来。


       月子正好在暑假期间。


       9月初,学院开课了,母亲帮忙从山东老家请来小表妹,帮忙照看女儿。柳江华如期进入硕士生的第二年。


       此时的柳江华肩挑3副重担:哺育小宝宝,履行助教工作,开始硕士课题研究。


       我们的行文跳跃一下,不说哺育小宝宝的劬劳,只说履职助教和课题研究的些许过程。


       每天骑车到辽中医,不是在实验室做实验,就是给学生讲课。此外,因为辽中医药学资料很少,她还要经常骑车40多分钟到沈阳药学院查阅资料。这每天早晚往返于家中和学院,单程40多分钟。她顶着春秋季的风雨,顶着夏季的暑热,迎着冬季的寒风……哺乳期女士通常身体发胖,她恰恰相反,身高1.68米,体重只有90几斤。几位学生背后幽默地称她“病西施”。


       她做硕士课题时,正好赶上导师杨教授去美国做访问学者。那时没有email,师生无法联系。所以从课题的设计到实验,柳江华都只能靠自己。系主任袁昌鲁教授在经费上给予她最大支持,教研室的付老师则在试剂等方面给予她最大帮助。



与硕士导师杨松松教授在一起


       在她答辩前期,杨教授赴美访问回国了。他高兴地看到,离开一年半的时间里,教研室各项工作全都按照他临行前的布置井井有条。他高兴地听到柳江化已经完成研究课题。因为从胀果甘草里发现新化合物,已经在《药学学报》发表了一篇文章。该杂志是国内药学界最有权威的期刊之一,她是辽中医在该杂志发表文章的第一。


       柳江华如期迎来了研究生答辩。答辩过程与结果,如瓜熟蒂落,如水到渠成。这,源自她毕业以来的自我加压、自我提升、自我管控而养成的头脑清晰和行动坚定;源自她理论与实践的同步发展和深度融合。


       梅花香自苦寒来。这话用在柳江华身上非常贴切。1991年7月,她顺利通过了论文答辩,获得硕士学位。她感恩导师的信任,感谢系主任和同事的支持帮助。


       早已品尝过读硕士艰辛的丈夫,以深情的拥抱给爱妻贺喜。


       此时的她,目光投向了新高度,脚步踏上了新征程。她又要滚石上山了。这山,更高,这石头,更大,她将为此付出更多努力!


       硕士并不是最后目标。毕业前的半年,柳江华就准备报考沈阳药学院(今沈阳药科大学,简称沈药)的博士研究生。


       沈药,是一所怎样的大学,让她如此向往?


       20世纪90年代初,国内博士招生极少。辽宁中医学院中药系还没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所以她只能考外校。中国有两所药学院:南方的南京药学院(后改名为中国药科大学,简称“南药”),北方的沈阳药学院(后改名为沈阳药科大学,简称“北药”)。他们被誉为药学的“黄埔军校”,“南北双药”代表了我国在药科方面的最高水准。


       该校建于1931年9月,那会儿是中国工农红军卫校的调剂班。新中国成立后,她茁壮成长为高等院校,先后以东北药学院、沈阳药学院、沈阳药科大学为校名。那时,只有著名的大型医院、大型药厂和大型研究所才能分到一个沈药毕业生。


       沈药的天然药物化学(植物化学)专业先由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回国的著名天然药物化学家朱廷儒教授创建,后有著名的姚新生、陈英杰、徐绥绪,李铣,吴立军等教授组成的一支科研能力突出、教学水平一流的国内最强科研教学团队。


       柳江华报考的导师姚新生教授是著名的药学教育家、中药及天然药物化学家、沈药著名教授,享誉国内外。



博士论文答辩后与博士生导师姚新生教授在沈阳药科大学大门前留影


       姚教授1955年毕业于沈药,留校任教;1983年获日本东京大学药学博士学位。他主编过《天然药物化学》《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以及《超导核磁共振波谱解析》等全国教材,著作等身,桃李满天下,担任国家多个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及国家药典委员会顾问,1996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96年至2000年担任沈药校长。66岁辞去校长后转战到广州暨南大学创建中药及天然药物研究所。今年10月刚过了90大寿。但他仍然每天到办公室工作,还经常应邀飞到各地参加各种学术活动。


       当时的姚教授50多岁,是沈药要求最严格的导师。他那年只招收两名博士研究生。他的考试科目中,包括有机合成。沈药的硕士生有这门课。但是辽中医的硕士课没有。柳江华没有学过。而沈药讲这门课的老师用的是一本美国的英文教材,这本书辽中医和沈药的图书馆都没有。


       那时,博士生招生人数非常少。1991年全国博士招生人数大约只有5000人。


       沈药博士生的生源大多来自本校,招收外校生源的概率很小。所以,对柳江华而言,考取的难度非常大。但她喜欢挑战自己。大凡攀登者,脚下的路必是艰辛且崎岖的。


       在报名时,问题出来了。杨主任不给她在报名表上签字,就是说不让她报考。一是因为她走了教研室工作完不成,二是怕她毕业后不回辽中医了。经过多次软磨硬泡,杨主任总算同意她去沈药读博,但条件是只能以在职的身份。读博期间需要继续给辽中医的学生上课。


       上次读硕士,是在职的,这次读博士,又是在职的。人生就是这样奇特。她为了学习,只好接受。


       为了圆梦,柳江华再一次使出滚石上山的勇气和力气。白天,保质保量完成植化教研室交给的教学任务,同时准备硕士论文。迎考这件事只能放在晚上。在同事的帮助下,她终于在辽宁大学图书馆借到了那本有机合成的英文教材。那时女儿不到两岁,正是需要陪伴的时候。考前2个月,为了专心复习,她晚饭后经常躲到家附近丈夫的办公室复习。陪女儿的事,由丈夫承包。偶尔在家中复习,就让丈夫悄悄把她锁在厨房里。


       1991年9月,柳江华如愿成为了姚教授的博士研究生。她是那年沈药录取的唯一一个女博士生。


       读博的艰难长征开始了。


       她经常是早晨骑车30分钟奔赴位于沈阳东南边的沈药上课,然后中午骑车40分钟从沈药赶赴北边的辽中医给学生上课,晚上再骑车40多分钟从辽中医赶回西南边的家。终于到家了,身体像散了架,顾不上歇口气,立即做饭。如果用笔把她的骑车路线在地图上划上连线,从起点到终点,很像三角形。她日复一日地骑车环绕沈阳城区中心两个小时!漫漫征途,一个身材柔弱而意志刚强的女子——风雨无阻!


       她也曾试乘公交车。可是,换乘次数多,车次经常晚点,路上花费的时间更多。家里有年幼的女儿,时间对她是最宝贵的。还是骑车吧,这样虽然累,但能节省时间。


       妻子肩上的超重负荷、脚下的艰难路程,丈夫感同身受。给妻子买辆电动摩托车吧,尽管这是当时的高档奢侈品,丈夫还是毫不犹豫地买下了。不为别的,为省时省力,攻读博士是一场艰苦异常的持久战呢。妻子感激丈夫的支持。


       到底是骑电动摩托车省时省力。读博第二年,柳江华感觉自己是轻装上阵了。她感念丈夫的体贴。


       她的博士研究课题是《中药独活抗炎和抗血小板聚集的活性成分研究》。是植物化学教研室徐绥绪教授的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所以柳江华实际是有姚新生教授和徐绥绪教授两名指导老师。独活是一个用于治疗风湿痛的常用中药。


       课题开始之前需要查大量的资料,了解当时与课题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博士生的第一个学期,柳江华在沈药上博士生课和给辽中医学生讲课的同时,还要抽时间去图书馆查资料。那时还没有计算机,需要从书架上捧下一本一本约一寸或更厚的化学索引(CA)逐一查找,把摘要信息记录在小卡片上。然后再去找原文献。


       因为课题的准备工作做的充分,第二学期实验做起来时很顺利。半年的时间,她就从中药独活里分离鉴定了十几个化合物,发表了第一篇文章。


       但接下来的第二年分离微量成分时,实验变的不顺利。


       先在这里普及一下中药里的化学成分是怎样被分离出来的。


       我们所在世界的所有物质都是由化学成分组成的。事实是:西药里的成分纯化单一,而中药里的成分复杂多样;中药里的成分是天然的,所以中药属于天然药物;又因为大多数中药来自植物,所以也属于植物药。而大多数的西药成分是实验室里合成的,所以叫合成药。有些合成药,例如抗疟疾的青蒿素和抗癌的紫山醇,最初来源于植物,但最后都是合成量化生产。近些年,利用微生物,生物和生化等原理和技术制造的生物药发展迅速。


       中药的提取分离过程,首先是用水或酒精等溶剂将总成分从植物中提取出来,然后浓缩。传统水煎煮出来的中药汤药就叫水提取物。接着就是从提取物中把复杂的化学成分(或叫化合物)分离开。分离化合物的目的是为了做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研究,质量控制,或研发新药。


       从中药提取物中分离化合物最常用的方法是柱层析,就是在一个长筒玻璃柱子里装满吸附剂,把浓缩的提取物放到吸附剂的上面,然后用洗脱液从上面洗脱。因为吸附剂对每个成分的吸附能力不一样,所以被洗脱下来的时间不一样,这样就可以把不同的成分按照出柱时间不同分别收集起来。


       根据所含提取物里所含成分的不同,选用的吸附剂和洗脱液也不同。分离中药小分子最常用的洗脱液是氯仿,甲醇等有毒溶剂。读者读到这里不用担心。这些有毒溶剂只用于研究。中药生产是不会用到这些有毒溶剂的。


       对于含量很少,难分离的微量成分则需用进一步的高效液相色谱仪(分离化合物的常用仪器,英文缩写叫HPLC)。现在HPLC在中国大学的实验室很普遍,但当时植化教研室只有一台。所有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们要排队使用。


       柳江华第二年的主要工作就是分离独活里的微量成分。因为微量成分比较难分离,所以从中发现没有被报道过的新化合物的可能性相对大些。她用HPLC分离出可能是新化合物的两个成分。分离出的化合物需要根据核磁共振(NMR)和质谱(MS)等光谱数据推出结构式。而用光谱数据推测一个新化合物的结构式需要这个化合物的纯度很高。虽然她用HPLC分离出来的化合物已经是很纯的。但为了确保纯度,通常还会用薄层层析板(英文缩写TLC)再确定一下。


       那个时候沈院还没有核磁共振和质谱这些昂贵的仪器,送到辽宁省理化测试中心做检测又比较贵。为了节省经费,姚老师经常将分离的化合物邮寄到日本,请他的日本朋友帮助免费检测。柳江华在用HPLC和TLC都确定分离出的两个化合物足够纯后,姚老师请他的日本帮助检测。可是想不到的是,日本教授来信说磁共振光谱显示化合物不纯。柳江华又重新分离了这两个化合物再寄到日本,磁共振光谱显示化合物仍然不纯。


       明明是很纯的化合物,为什么磁共振光谱显示不纯呢?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柳江华向姚老师确定她分离出的化合物纯度一定没有问题。她要找出检测结果不纯的原因。于是她再次分离了这两个化合物,将它们送到辽宁省理化测试中心检测,并要求在不同时间重复核磁共振检测。


       结果她发现先后两次做的同一个化合物的核磁共振图谱不一样。结合图谱数据,她由此推断这两个化合物在室温下不稳定,会随着时间发生结构易变。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送到日本的化合物光谱图显示不纯的原因。她查阅资料,发现日本学者有类似的研究报道。反复测定的结果确定了两个分离的成分是在室温下容易发生异构化的新化合物。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证明她这两个新化合物和其它几个分离出的化合物都具有抗炎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这样的结果科学地解释了中药独活的祛风除湿,散寒止痛的功效。


       研究终于圆满结束,学术文章相继发表在《植物药》和《植物化学》等英文专业期刊。


       在第三年开始写论文时,她得到一份厚礼——丈夫送给她一台电脑。


       丈夫听妻子说过,药学院的中药系只有姚教授办公室有一台他从日本带回来的电脑,而辽中医中药系还没有电脑。姚老师的学生写论文都是要等他晚上9-10点钟下班后或者他外出时才可以用。没有电脑,就只能手写后出去花钱打字。


       “这是我自己买部件组装的。你马上要写博士论文了,有了这个,你写论文就方便多了。”


       “太好了! 有了电脑,我就可以在家写论文了”


       柳江华的博士论文是用英文写的,得到了几个评审老师的一致赞赏。她的答辩顺利通过。导师要求的三年里在国外学术杂志上发表三篇英文论文,她超额完成。先后共发表七篇中英文文章。


       根据《中国妇女报》的报道,到1993年底,中国共有1149名女性获得博士学位。1994年8月31日,中国植物化学领域增添一位名叫柳江华的女博士。


       她如期回到辽宁中医学院,给英文班讲植化课。母校早在她读博士期间,提升她为讲师了。


       1995年,新使命、新担当,一个接着一个投向柳江华:


       ——她成为母校最年轻的副教授;


       ——她被母校评为先进工作者,被辽宁省评为优秀科技工作者;


       ——她先后向省里和国家申请研究课题;


       ——她相继担纲辽宁省教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国家科技部中药研究课题项目负责人。


       相关链接:


       柳家姑娘亦幸亦辛:柳江华博士在德国美国研究弘扬中医药故事之一


       爱上中药痴迷植化:柳江华博士在德国美国研究弘扬中医药故事之二


       单身岁月自律奋发:柳江华博士在德国美国研究弘扬中医药故事之三


       走进德国总统接见:柳江华博士在德国美国研究弘扬中医药故事之五


       走进美国拓宽领域:柳江华博士在德国美国研究弘扬中医药故事之六


       因病改行诊所兴盛:柳江华博士在德国美国研究弘扬中医药故事之七


       应邀出书央视有约:柳江华博士在德国美国研究弘扬中医药故事之八


       弘扬国粹激勇担当:柳江华博士在德国美国研究弘扬中医药故事之九


       疫情来袭果敢应对:柳江华博士在德国美国研究弘扬中医药故事之十


 
 
 
 
 
 
 
 
 
 
 
 
 
 
 
 
分享按钮
 
评论 请在下方区域中输入……
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