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印尼“赵胡子”酒场老板的财富路


2023年12月06日 12:41     美中时报    宋立民

       1945年9月17日——东京湾密苏里号上日本投降的签字仪式已经过了半月——印尼的苏门答腊岛,中国商人、“赵豫记酒厂”老板赵廉,被日本人活活掐死在荒郊野外的丛林里。


       其实,老板不姓赵,他就是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叱咤风云的作家郁达夫。




       郁达夫(原名郁文),是父亲命名。子曰“郁郁乎文哉”,其父的文化底蕴可想而知。而且,纵观其一生,亦堪称循名责实。


       “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


       “文学天才”“中国卢梭”“诗人气质”“色情描写”“感伤颓废”“婚恋风波”“毁家诗记”……至今坊间还在绵绵不绝地议论郁达夫者,不外乎以上几个关键词,于是,一些网文煞有介事地给郁达夫戴上了“民国第一渣男”的帽子——郁达夫风流倜傥的人生态度也的确让捕风捉影的“网络写手”赚足了流量。


       其实,“渣”与“不渣”,历史自有公论。即便是《沉沦》等小说里的“色情描写”,放在“中国人在日本受到的种族歧视”的背景上考察,也同样可以窥见爱国的心影与心响。


       需要补充的是,郁达夫绝对是不折不扣的现代“现代陶朱公”——很少有人知道,临去世之前,郁达夫不是以“作家”而是以“酒店老板”的身份出现在新加坡的——迄今鲜见从金钱、财富、消费种种关乎“财经”的角度切入来闲聊郁达夫的文字,虽然他1922年3月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现东京大学)于经济学部,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


       关于这位现代“陶朱公”,还需从鲁迅说起。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这是郁达夫最经典的鲁迅论——40年前给大学生讲中国现代文学史,讲到郁达夫,笔者曾经有过疑惑:脍炙人口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一联,是“达夫赏饭”之后的“打油”。世人皆知“无情未必真豪杰”一首,同样是“达夫先生哂正”。论人论事从不留面子的鲁迅,与创造社几乎是“不共戴天”,但是为什么与创造社的鼻祖之一郁达夫关系却那么融洽?


       却原来二者的相似点颇多,尤其在“经济”一端。鲁迅12岁,爷爷入狱;15岁父亲病故,很快从“公子哥”变为“乞食者”。郁达夫更是一出生就在一个“不曾发迹过的破落乡绅”家庭,加上三岁丧父,“我所经验到的最初的感觉,便是饥饿”。同为母亲拿出了可怜的最后几块钱的川资,同为捉襟见肘没有学费而选择最便宜的学校,同为一旦有了几文钱就去光顾旧书摊……二者成为至交绝非偶然。


       在郁达夫自传之三《书塾与学堂》里,有一段可叹的记载:1908年,十一二岁的郁达夫,就读富阳县立高等小学,因为成绩异常优秀,受到了知县的提拔,让他直接升入了高两年级的班里,在整个县里引起了轰动。小小郁达夫一激动,向母亲提出一个要求,要母亲为她买一双皮鞋,以便炫耀一下。然而囊中羞涩的母亲,连两块大洋也拿不出来,只好带着儿子上街,到各个货店里去赊账,想“租”一双皮鞋而“分期付款”。可是跑了N多家,没有一家愿意赊账的。母亲无奈,只好把家里的衣服包起来,要去当铺抵押。郁达夫写道:“娘,娘!你别去吧!我不要了,我不要穿皮鞋了!……我拖住了她跪向了地下,她也呜呜地放声哭起来……自从这一次风波以后,我非但皮鞋不着,就是衣服用具,都不想用新的了。拼命的读书,拼命的和同学中的贫苦者相往来,对于有钱的人、经商的人仇视等,也是从这时候而起的。”


       所以,对于任何贫困潦倒的人来说,所谓的消费观只有四个字,节衣缩食。


       1910年,郁达夫与徐志摩等一同考入杭州府中学堂,因为手里可怜的一点钱读半年都不够,打算废学回家。闻听嘉兴府中学学费膳费便宜,能够支撑半年,遂直奔嘉兴,还把一点剩余买了一堆旧书。


       郁达夫在自传之六《孤独者》里说:“几个由零用钱里节省下来的仅少的金钱,就做了我的唯一娱乐积买旧书的源头活水。”“那个时候,杭州的旧书铺,都聚在丰乐桥、梅花碑的两条直角形的街上。每当星期假日的早晨,我仰卧在床上,计算计算在这一礼拜里可以省下的金钱,和能够买到的最经济最有用的册籍,就先可以得到一种快乐的预感。有时候在书店门前徘徊往复,稽延的久了,赶不上回宿舍来吃午饭,手里夹了书籍,上大街羊汤饭店间壁的小面馆去吃一碗清面,心里可以同时感到十分的懊悔与无限的快慰。恨的是一碗清面的几个铜子的浪费,快慰的是一边吃面,一边翻阅书本时内一刹那的恍惚,这恍惚之情,大约是和哥伦布当发现新大陆的时候所感到的一样。”


       1914年7月,郁达夫考入日本东京第一高等学校,就读在医科部特设预,两年后入名古屋第八高等学校(现名古屋大学)医学部就读。1919年11月,入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学习,直到1922年学成回国。


       留日八年间,郁达夫依旧是穷学生一个。“自叙传”小说《沉沦》,把游子的“性”与对于祖国的爱交织在一起,清晰地揭示了彼时“零余者”即正直、善良、清贫的知识分子共同的命运。而“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的带血的呐喊,显然同样昭示着作者本人经济的困窘。


       郁达夫1917年3月11日日记说:“予辈月费只33元耳。以之购书籍,则膳金无出,以之买器具,则宿费难支。学工者不能于休假期中往各处参观工场;学医者不能于放课时间入病院实习诊案……”。1921年10月初,郁达夫从日本回国在安庆短暂执教,他在10月6日的日记中说:“单是这四点钟的讲义,倒也没什么,但是四点钟的讲义之外,又不得不加以八点钟的预备。一天12点钟的劳动,血肉做的身体,谁经得起这过度的苦工呢!我们之所以不得不如此之苦者,都因为有一部分人不劳而食的缘故。”而且,他在公开发表的日记里明确告诉世人:自己的议论是“从马克思的《资本论》脱胎而来”。




       回国后,这位全才小说家在安庆的专科教过英语,在北大讲过统计学,在武昌师大和中山大学教过文学,但是同样没有富裕过。


       但是,即便“袋中无钱,心头多恨”,大冬天还是一件“资深”旧棉袍,郁达夫仍然是慈悲为怀而慷慨解囊。


       一段流传于文学史的掌故至今尚为人传诵——


       1924年11月13日,大雪纷飞,朔风怒号。“北漂”青年沈从文正用棉被裹着双腿——一说膝盖上绑两团棉花——坐在桌前写作。日前,他写信给几位知名作家,倾诉衣食无着的窘境,渴求帮助。随着门响,进来身材瘦削面庞清癯的30多岁的年轻人即郁达夫,他是收到信即刻赶来的。听沈从文诉说了在北平后境遇,郁达夫邀沈从文到附近一家餐馆吃了饭,拿五块钱付了饭费,把找回的三块二毛多钱全给了沈从文,还将自己脖子上的一条浅灰色的围巾摘下来,围在了沈从文的肩上,告诉他,自己看过他的作品,“你会成为大作家的!”。回到寒怆的住处,沈从文禁不住失声痛哭。直到晚年,回忆起这段往事,沈从文的眼里还是充满了泪花。


       而郁达夫看望沈从文回去的当天,就写下了著名的文章:《给一个文学青年的公开状》。文章叙述了自己“爱莫能助”的困难:“我的经济状态比从前并没有什么宽裕,从数目上讲起来,反而比从前要少——因为现在我不能向家里去要钱花,每月的教书钱,额面上虽则有五十三加六十四合一百十七块,但实际上拿得到的只有三十三四块”。而后,郁达夫用鲁迅笔法给“文学青年”沈从文指出了摆脱困境的上中下三策:上策,是去找一点事情干干,然而并不容易——即便是校对、家教、看护、门房,没人介绍你也是当不了,去制造炸弹搞革命更不靠谱。中策是回湖南老家,与老母和小妹对哭一天,昏睡一天——省几粒米下来熬稀粥,可惜现在回湖南的火车都不开,何况又没有路费。下策——“我想你还能胜任的,要干的时候一定是干得到的”——就是做贼!而且最好是从亲近的熟人做起,如果胆小,可以从我郁达夫开刀——“我晚上卧房的门常是不关,进去很便。不过有一个缺点,就是我这里没有什么值钱的物事。但是我有几本旧书,却很可以卖几个钱。你若来时,最好是预先通知我一下,我好多服一剂催眠药,早些睡下,因为近来身体不好,晚上老要失眠,怕与你的行动不便。还有一句话——你若来时,心肠应该要练得硬一点,不要因为是我的书的原因,致使你没有偷成,就放声大哭起来。”


       呜呼!如前所述,“穷酸文人”是与“财富观”“消费观”扯不上干系的。


       “我们这一代,应该为抗战而牺牲。”抗战洪波涌起,郁达夫踊跃前驱。1937年8月,“福州文化界救亡协会”成立,郁达夫被公推为理事长,并与杨骚一同任《救亡文艺》主编,且47天内发文20篇。1938年3月,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战协会在武汉成立,郁达夫任政治部设计委员,当选为常务理事。台儿庄大捷后,郁达夫受命劳军。1938年,应《星洲日报》邀请,郁达夫前往新加坡从事抗日宣传,在船上写下了《岁朝新语》,坚信“中国决不会亡,抗战到底,一定胜利”,引发了强烈反响。在担任《星洲日报》主笔期间,他还同时编辑四五种刊物,发表了400多篇政论、杂文等,宣传抗日。在其影响下,海外华侨纷纷捐款捐物支持抗战,许多华侨回国参加抗战。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郁达夫任“星华文化界战时工作团”团长和“新加坡华侨抗敌动员总会”执行委员,组织“星洲华侨义勇军”抗日。新加坡沦陷后,郁达夫与28位文化界人士流亡到苏门答腊岛。郁达夫化名赵廉,开了一家“赵豫记”酒厂。


       在苏门答腊岛,为了躲避日寇的迫害,郁达夫隐藏了真实身份,化名赵廉,并蓄起了胡子,当时很多人叫他“赵胡子”。经商有方的“赵胡子”,向当地华侨募集了400盾的资金,和一同流亡到中国文人合伙开办了一家名为“赵豫记”的酒厂。他担任酒厂老板,张楚琨任经理,胡愈之当会计。与王映霞分手后,郁达夫娶了只会讲印尼语、年仅二十岁的华侨女子何丽有为妻。俨然是一个“商业土著”。


       曾经忧郁敏感的文人,摇身一变而为成功的商人,令人刮目相看。




       郁达夫酿造出的白酒被命名为“双清”和“初恋”两个品牌,在市场上卖得很好。原因是:一方面,郁达夫在日本学习经济,可谓“科班出身”。更重要的一方面是,郁达夫懂日语、德语、英语、法语等多种语言,到苏门答腊后,很快就学会了马来语,与当地人的交流毫无障碍。


       作为酒厂老板,郁达夫家中备有各种各样的酒品。他善交朋友,也颇有酒量——从其诗词里鲜明可见。然而,嗜酒如命的郁达夫,在开了酒厂之后,却变得滴酒不沾。他害怕酒后失言,暴露了的身份,掩护不了抗日同胞。


       到他家饮酒者,除了当地的华侨、印尼人,还有日本宪兵。每当有日本兵到家里来要酒喝,郁达夫总是叫何丽有拿出专门为日本人准备的酒,并一再劝酒,直至他们喝醉。待日本宪兵离去,郁达夫常常愤恨地说:“让这种高度酒慢慢毒死这些坏东西!”妻子也常常为老公的血气而自豪。


       同时,据史料记载,郁达夫在印尼还开办了制纸工厂,而且同样颇有盈利。


       据他1945年所立的遗嘱记载:“统计目前现金,存两万余盾;家中财产,值三万余盾。丹戎宝有住宅草舍一及地一方,长百二十五米达,共一万四千余盾。”“纸厂及齐家坡股款等,因未定,故不算。”——一生穷困不已的穷作家,晚年在异乡他国却是无意间“家境殷实”,真是无心插柳,命运难测。


       遗憾而无奈的是,郁达夫的日语好到了日本人都自愧不如的地步。于是,被迫做了日本宪兵队的翻译,为期半年多,尽管利用这一敏感职位,保护了陈嘉庚等进步侨领和一些地下党员——在郁达夫当翻译期间,当地没有一个华侨华人被日军杀害——但是,作为日寇罪行的“知情者”,日本绝不会放过他,他也是心知肚明。


       1945年农历正月初一,郁达夫写下遗书:“余年已五十岁,即今死去,亦享中寿。”此等潇洒现当代作家里又有几人?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向全日本广播,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而就在彼时,因宪兵队汉奸翻译洪根培的告发,郁达夫真实身份暴露。8月29日晚,郁达夫正与朋友谈话,一位二三十岁的青年进来,把郁达夫叫到门口,讲了几句话。之后,郁达夫返回客厅向大家告辞,说是先出去一下,暂且失陪。他的语气相当平和,神色也无异样,甚至都不曾换件衣服,身穿睡袍,脚趿木屐,离开家人和朋友。


       然而,郁达夫再也没有回来。




       遇难后,妻子何丽有才知道,丈夫赵廉竟然是大名鼎鼎的中国文学家郁达夫。


       胡愈之评价说:“在中国文学史上,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的名字,在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纪念碑上,也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烈士的名字。”


       夏衍先生说:“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


       沈从文说,郁达夫的名字已经“成为一切年青人最熟悉的名字了。人人皆觉得郁达夫是个可怜的人,是个朋友,因为人人皆可以从他作品中,发现自己的模样”。


       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追认郁达夫为革命烈士。1983年,民政部授予郁达夫革命烈士证书。2014年9月,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民政部公布了第一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名录,郁达夫先生名列其中。


       郁达夫“失踪”后,许许多多何丽有不认识的朋友来看望,并送钱、送东西。这对于刚刚经历了分娩和丧夫痛苦的何丽有来说,是巨大的安慰——何丽有与郁达夫的第二个孩子叫郁美兰,郁达夫失踪之际尚未分娩——而这种资助,在其后的许多年里,仍在继续。


       “十年孤屿罗浮梦,没到春来辄忆家。难得张郎知我意,画眉还为画梅花。”这是郁达夫1945年的诗句,是目前所能够搜集到的他的最后的诗作。据说作者一位生前友人,于抗日战争胜利后寄郭沫若一诗画的影印照片,画幅上是倒垂梅枝,时方著花,有一话画眉栖息枝端——好可惜郁达夫没有看到明丽自由的中国。


       2023年12月7日是郁达夫烈士127岁冥寿,“127”的重叠殊多不易,愿先生的魂灵在另一个世界是能够看到此文。


(2023年12月6日于湛江科技学院知行楼)


       相关链接:


       新闻真实:“酸酒”•“丙寅”•假鲁迅


       宋立民范剑克《铁塔风铃总唤名》出版:铁塔风铃在 学子总寄情


       宋立民:于安澜先生的第一次课


       “父亲,我犯过罪,今后我将不再犯罪”


       宋立民读《永玉六记》:为了太阳,我才来到这个世界


       “设置障碍”:斯诺克文化四问


       宋立民:每人都有自己的世界杯


       宋立民:爸,我对你说……


       解志熙《砚台的记念》:"乡村中国"的缩影及其社会学意义


       宋立民:世纪老人的话语变迁


       “冰雪诗学”中的奥运精神


       雪乡且看岭头梅:北京冬奥会的体育文化学断想


       史铁生《命若琴弦》:虚幻的希望同样是希望


       元旦:那些逝去的与未来的


       宋立民:从“哭路遥”到“哭文化”


       巴金诞辰117周年:“奴在心者”的忏悔


       刘炳善:窃把勤耕比劳农


 
 
 
 
 
 
 
 
 
 
 
 
 
 
 
 
分享按钮
 
评论 请在下方区域中输入……
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