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冠病毒溯源的重点问题,这场发布会全部正面回应


2021年07月22日 05:13     中新社


发布会现场。图源:国新网


       今年3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发布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冠病毒溯源研究联合专家组研究报告。作为新冠病毒全球溯源工作的中国部分,这一报告为全球溯源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开端。然而,一段时间以来,部分西方政客和媒体依然在大肆炒作“实验室泄漏”等阴谋论,利用各类谣言攻击、抹黑中国。近日,24名国际专家发布联合声明强调“所谓‘实验室泄漏论’没有任何科学支持”,环球网进行的一项约10万人参与的民调则显示,超过九成的受访者认为下一步应赴美国开展溯源研究。


       7月22日,针对新冠病毒溯源的相关问题,来自科技部、国家卫健委的负责人以及多名权威科学家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作出集中回应。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强调,新冠病毒溯源是个科学问题,中国政府一贯支持科学地开展病毒溯源,但是我们反对将溯源工作政治化。下一步,应该在成员国充分广泛磋商的基础上,推动在全球多国多地范围内开展早期病例搜索、分子流行病学、动物(中间)宿主等方面的溯源工作。


       关于新冠病毒全球溯源研究中国部分


       曾益新表示,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冠病毒溯源研究联合专家组研究报告发布几个月了,越来越多科学证据表明这份报告是一份很有价值、权威的、经得起科学检验、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报告。专家组得出的结论显示,实验室引入是“极不可能”的。


       曾益新说,中国部分的溯源报告为下一步全球框架下多国多地共同开展溯源研究指明了方向,应该沿着这个方向继续前进。下一阶段溯源工作应该坚持在世卫组织的统筹协调下来开展,在第一阶段研究的基础上,组织多国的优秀专家们深入开展,要坚持科学家为主体,加强交流合作和信息共享,在科学的轨道上开展新冠病毒的溯源工作。


       关于世卫组织提出的第二阶段病毒溯源计划


       曾益新强调,这一计划里面将“中国违反实验室规程造成病毒泄漏”这个假设作为研究重点之一。“从这一点上,我就能感觉到这个计划里面所透露出的对常识的不尊重和对科学的傲慢态度。”曾益新说,这种提法既违反常识也违背科学规律,“我们是不可能接受这样一个溯源计划的。”


       曾益新表示,第二阶段病毒溯源应该在第一阶段病毒溯源的基础上来延伸,应该以世卫大会73.1号决议作为指引,经过成员国充分讨论磋商后开展。对第一阶段病毒溯源时已经开展过的,尤其是已经有了明确结论的,不应该再重复开展。


       曾益新补充称,中国专家组在7月4日曾经向世卫提出了第二阶段溯源工作的中国建议。我们希望世卫组织能够认真地考虑中国专家提出的考量和建议,真正地将新冠病毒溯源作为一个科学问题,摆脱政治干扰,积极稳妥推动在全球多国多地范围内持续开展溯源。


       关于针对武汉病毒所的谣言


       中科院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主任、武汉病毒所研究员袁志明强调:一、2019年12月30日之前,武汉病毒研究所没有接触、保藏和研究过新冠病毒。二、武汉病毒研究所从来没有设计、制造和泄漏新冠病毒。三、目前为止武汉病毒研究所的职工和研究生,保持新冠病毒的“零感染”。


       袁志明说,作为生物安全等级、防护等级最高的实验室,武汉P4实验室在2018年正式投入运行以来,没有发生过任何病原泄露和人员感染事故。有媒体曾经报道,“武汉病毒研究所有3名研究人员曾于2019年的11月份到医院就诊,其症状和新冠病毒是一致的”,这完全是无中生有。如果要搞清这个事实真相,其实非常简单,只需要这些媒体记者告诉我们这三人的姓名,真相就可以水落石出了。其实我们很早就提出了这个建议,但是直到现在我们并没有收到任何回应。


       关于早期原始数据问题


       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冠病毒溯源联合研究专家组中方组长梁万年表示,早期174例的病人数据在联合研究专家组今年在武汉期间全部展示了。但因为中国有相关规定,病人的临床数据,包括流行病学的调查数据、实验室的检验数据都会牵涉个人隐私,如果完全泄露出去的话是违背相关规定的。为保护病人的隐私,我们不同意提供原始数据,也没有让专家组进行拷贝和拍照。当时,国际专家也给予了充分理解,也认为这是一个国际惯例。


       关于下一步的研究重点


       梁万年表示,随着多国科学家对新冠病毒溯源的持续研究,已经有多项的研究结果表明新冠病毒在全球多地的出现时间要早于先前的已知时间。例如2019年12月13日至2020年1月17日,美国有9个州常规献血存档样本新冠病毒检测抗体有106份呈现阳性反应。2020年1月2至3月18日期间,美国50个州24079份血液样本中,有9份样本检测到新冠抗体呈阳性。这也表明,武汉可能不是新冠病毒突破界面的第一现场。


       梁万年表示,下一步无论是早期病例、生物样本、基因序列、天然宿主、中间宿主还是冷链,都离不开全球多国多地共同开展研究。


       梁万年认为,动物溯源应该作为下一步研究的重点方向和重点领域。我们的视野不仅仅考虑蝙蝠这一类野生动物,对中间相关的,比如穿山甲、狸类、貂类等,已经通过各国科学家研究所发现的携带或可能携带病原体的这些宿主的分布、可能的源头来进行研究是非常有价值的。当然,对发生过疫情的一些市场,包括养殖场的上下游链条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也是有价值的。



 
 
 
 
 
 
 
 
 
 
 
 
 
 
 
 
 
分享按钮
 
评论 请在下方区域中输入……
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