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忆中美建交:从白宫与邓小平远程密谈


2019年01月01日 07:00    来源:和讯网

卡特忆中美建交:从白宫与邓小平远程密谈(图)


  12月7日,在美国亚特兰大市,美国前总统卡特接受中国媒体采访。在中美建交3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在位于亚特兰大市的卡特中心接受了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文汇报》、《中国青年报》等中国媒体记者的专访。新华社记者葛相文摄


  “我要感激中国!感谢中国领导人和中国人民在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全人类的福利方面把我的国家和我个人作为伙伴!我对当时作出的历史性决定感到自豪!”谈起30年前决定与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年逾八旬的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在平静的语调中流露出激动的真情。


  “政治麻烦阻止了我的前任与中国建交”


卡特忆中美建交:从白宫与邓小平远程密谈(图)


  这是1972年2月21日,周恩来总理在机场迎接到访的尼克松总统。 新华社发


  说起中美关系,人们自然首先想到尼克松,想到其1972年打开中美关系大门的中国之旅。尼克松1972年在北京走下飞机与周恩来总理握手的镜头,已被视为20世纪全球重大历史进程中的一大经典画面。


  不过,美国外交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发生在7年之后——是时任总统卡特在承受着巨大国内压力下作出了这一果敢决定。


  为什么尼克松、福特在各自总统任内先后访华却没能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而在卡特上任后就秘密推动中美建交呢?


  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及另外4家中国媒体驻美国的记者近日前往亚特兰大,在卡特中心采访了美国前总统卡特。


  身为民主党人的前总统,卡特直截了当地指出了来自共和党的前任总统在对华政策上存在的不足。“尼克松访华后与中国领导人发表了《上海公报》。尼克松承认‘一个中国’,但他没说是哪个中国。”卡特说。


  卡特接着说:“我认为,导致(尼克松之后)将近10年停滞状态的主要原因是,我的前任们不愿与台湾断交。我刚才说过,当时,与美国眼中的‘红色中国’建交这一步并不得人心。这就是为什么尼克松在余下的任期内,福特在他的任期内都没有像我一样作出这个决定……我认为是美国的政治阻止了我的前任们作出我宣布的这个决定。”




卡特忆中美建交:从白宫与邓小平远程密谈(图)


  卡特的这番话是有史料为证的。


  美国国务院今年年初公布的一份解密档案文件披露,在1975年,考虑到共和党内右翼成员的反对和他们对台湾的偏爱,时任国务卿基辛格促使时任美国总统福特了打消与中国建立邦交的念头。


  基辛格在一次会议上对白宫顾问们说:“基于政治原因,中美关系不可能在1976年之前实现正常化。”他认为,如果美国当时毅然切断与台湾之间的关系,共和党内的右翼可能会做出激烈反应。而这对1976年福特角逐连任不利。


  中美建交因此延迟了4年。福特在随后的总统大选中则败给卡特。


卡特忆中美建交:从白宫与邓小平远程密谈(图)


  资料图片:1984年4月28日,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邓小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里根总统。(来源:人民网)


  “我们从白宫直接与邓小平开始远程秘密谈判”


  卡特在入主白宫后很快就作出与中国建交的决定。


  卡特在这次接受采访的开场白中说:“我当选总统后,认识到30年来美中之间还没建立外交关系。我认为非常需要改变这种不好的局面。我与中国领导人保持着接触——特别是与邓小平。我们从白宫直接和他开始了远程的秘密谈判。(1978年)12月15日,北京和华盛顿同时宣布了建交公报。这对美国人来说非常意外,因为这是我们的机密。这个举动当时并不得人心,因为那时候美国人和多数国会议员都是倾向台湾的。”




  “一生最正确的决定就是与中国建交”


  卡特1977年7月7日在其私人日记中这样记录了建交前自己承受的巨大压力:“伍德科克(后出任美国首任驻华大使)和国务卿万斯来到白宫。我告诉他们要与中国正式建交的决定。伍德科克一周以后就要去北京。我对他说,与中国建交是可行的,我要向所有美国人民说明这一点,并愿为这一决定承担所有政治责任。”


  卡特告诉我们记者:“我作出这个决定之后,遭到罗纳德·里根的猛烈抨击。他指责我们抛弃了台湾,并且在1980年大选中藉此攻击我,并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卡特最终在1980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中输给了里根。


  在美工作期间,记者也曾碰到美国的一些前政府官员。在谈起当年美国与中国建交的问题时,他们会愤愤不平地说:“这只是某一个人(卡特)的决定。”这不禁让记者多少感受到了几十年前卡特因与中国建交问题而在美国国内面临的压力。


  卡特中心的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卡特1999年访问中国台湾时,对当年中美建交耿耿于怀的吕秀莲,曾当面要卡特道歉。卡特严词拒绝,称其一生最正确的决定就是与中国建交。


  “我的生日和中国国庆节是同一天”


  卡特决心与中国建交,首先是基于其外交战略的需要。而源于幼时的中国情结与卡特日后热衷推动两国关系发展也有不小的关系。


  40分钟的采访中,卡特给记者留下的深刻印象是其闪烁的蓝眼睛所透出的温和善良,以及在谈论中国时微笑面容带出的喜悦之情。


  和中国记者一见面,微笑的卡特就说:“我的生日和中国国庆节是同一天——10月1日。所以,邓小平和其他中国领导人总爱说,我成为中国的朋友是命里注定的。”


  卡特说:“我很喜欢的一个舅舅曾在海军服役。他曾从中国给我寄信和礼物。我到现在还珍藏着它们。”


  卡特曾表示,在其很小的时候就对中国这个伟大的国度产生了兴趣。直到长大成为美国潜艇军官以后,这一兴趣仍有增无减。1949年晚春,其所在潜艇部队在山东青岛沿海执行任务。当时,国民党军队仍占据着海港。毛泽东指挥的队伍包围了城市。他当时还听到了山上不断传来的枪炮声。几个月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那一天正好是卡特的25岁生日。


  虽然卡特在其任内实现了中美关系正常化,但当时因伊朗人质危机等重大问题缠身,他在任内遗憾地没能实现访华。


  1981年卸任总统后,心系中国的卡特前往北京。他与邓朴方合作在中国完成了两个项目:一是帮助兴建了一个非常大的生产高质量假肢的工厂,另一个是在全国培训了900名教育专家,再由他们培训懂得如何指导盲童和聋哑儿童的小学教师。


  1982年,中国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明确了村民基层选举制度。1987年,这一制度得到法律形式的确认。卡特中心曾应邀参与协助这项法律的准备与实施。1998年,该中心又参与了这项法律(《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修订。他们还与中国政府相关部委以及全国的村镇进行了顺利的合作。现在,卡特中心正在更多的领域扩展项目,如帮助小村镇的经济发展、在非洲事务中(特别是卫生保健事务)与中方合作,还应邀在改善中国农村医疗卫生方面进行合作。




  对中国的“四个没有想到和两个低估”


  1978年,中国发生了两个重大事件:邓小平启动改革开放和中美决定建交。那么卡特当时决定与中国建交时是否预想到中美建交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影响呢?


  面对本报记者的提问,卡特坦承,他在30年前没能预见到在中国国内及中国与外部世界发生的重大事件会带来如此大的变化。


  应邓小平之邀,卡特卸任后到中国参观了一些乡村,看到了中国党和政府在农村推动改革所带来的一些积极变化。


  卡特说:“我当时压根儿没想到中国将成为世界上发展和扩展最快的经济体。多年连续年增长10%!这在全世界是最快的。我从没预见到我们与中国会出现如此大的贸易不平衡。我从未想到中国会持有数以千亿美元计的美国债券,不曾想到中国通过宣布586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而成为当前稳定全球经济危机的主要力量。”


  卡特感叹说:“我们当时从未梦想到这些事情!尽管邓小平先生充满智慧,但我不确信他当时是否预见到了这会带来如此巨大的好处。所以我想我们低估了这些变化将带来的益处。我想我们低估了中国人民及他们领袖的能力和壮志雄心。”


  谈到中美建交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影响,卡特在一次演讲中曾表示:“现在看来,我们应该认识到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的时机选择的重要性,以及它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关系。没有正常的美中关系,中国很难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因为美国的资金、技术、人才无法进入中国。中国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减少来自苏联的威胁。就在邓小平和我的笔下,中国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从此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对全球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


  给奥巴马的强有力建议:“维护两国间的相互尊重,在讨论中保持一种公开坦诚态度”


  在谈到维护和发展中美关系与合作的成功秘诀时,卡特谈了自己的心得。他指出,“相互尊重”是非常重要的。


  卡特表示,美国现在已选出了新总统。奥巴马的对华政策走向尚待观察。他认为,随着中国在全球经济和政治事务中地位的提升,中美间的竞争可能会升级,如在应对全球经济困境带来的问题上、在应对中国在拉美和非洲以及世界其他地区不断增加的影响力带来的竞争上。


  卡特透露,他将在明年1月访问中国,然后赶回美国参加奥巴马的总统就职典礼。最近几天,他与奥巴马及其提名的国务卿、国家安全事务助理、驻联合国大使等人选都通过电话。在奥巴马就职前,他还将与他们会晤。


  卡特说,“在我的日程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向他们提出强有力的建议:维护我们两国间的相互尊重,在讨论中保持一种公开坦诚态度,使我们两国间可能出现的潜在分歧或可能发生的竞争以一种相互尊重的、和平的方式获得解决。做到这一点,我们30年前开创的持久的友谊就永远不会面临危险。”


分享按钮
 
关于我们招聘英才网站大事记美中时报(电子版)广告服务 - 网址导航
美中时报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