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天凯大使接受央视《新闻1+1》栏目专访


2020年05月06日 05:07    来源:外交部网站



       2020年5月5日,崔天凯大使就新冠肺炎疫情、中美关系等接受了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1+1》栏目主持人白岩松连线专访,中文实录整理如下:


  白岩松:崔大使您好!(从上次3月13日采访您)时隔53天,53天前美国的确诊病例数是1663,到今天翻了700多倍,数字发展得非常快。即便美国的这种医疗卫生的水平很高,您觉得它经受的挑战和冲击现在是什么样子的?


  崔大使:岩松你好!很高兴能够再次跟你连线。正如你说的,我们大家都在关注美国的疫情发展,它现在的确诊病例和死亡人数确实达到了一个新高。当然,大家也希望这些数字能够尽快平缓下来,能够往下走,疫情能够得到控制。应该说现在面临的挑战还是很严峻的,对美国的医疗系统、医务人员的压力也是蛮大的。


  白岩松:现在就是到今天为止,美国因为新冠肺炎而不幸离世的人接近7万了,比53天前咱们连线的时候翻了1680倍。那么对于美国的各种声音来说,是怎么样看待如此高的这种病亡率和不幸离世的人群?


  崔大使:其实美国社会上也有各种声音、各种看法。总的来说,大家都很着急,怎么能把确诊人数,特别是死亡人数控制住、降下来,也有各种各样的主张。我们认为,所有人的生命都是同样宝贵的,不希望看到世界任何地方死亡人数往上走,都希望(数字)能够降下来,尽最大可能地挽救每一条生命。所以其实在这方面,在最近这几个星期或你讲的这53天里,中美两国在抗疫合作上也做了很多事情。包括美国从中国采购了大量的医疗用品,中国很多省市、团体给美国一些地方提供了很多捐助,我们还会继续这么做,帮助美国人民渡过难关。


  白岩松:接下来当然会去关注我们的留学生和很多华人,经过大使馆的工作,现在他们的情绪和状况怎么样?在这样有限的(条件),比如包机等等计划实施得如何?


  崔大使: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我们大使馆和各个总领馆一项最重要的工作。我觉得这里面有两个层面:一个是情感的层面,从整个疫情来看,最初国内遇到疫情时,海外侨胞、留学生牵挂国内的人,他们捐款捐物做了很多贡献。现在更多的是国内同胞牵挂在海外的人,包括我们的侨胞,特别是留学生。所以是大家彼此牵挂、彼此关心这样一个情况。而且我觉得不管海外还是国内都有一个共同的牵挂,就是一定要保持住我们国家疫情防控来之不易的成果。因为只有祖国这个大家共同的家园是安宁的,大家不管在国内还是在海外,才能有真正的安全感,这一点我觉得大家是共同的。在情感层面上,我们讲的血浓于水、共克时艰,就是这意思。


  另外一个层面就是客观条件。我们在美国留学生超过40万,据我们使领馆了解,到今年暑假要毕业的超过6万人。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呢?在疫情之前,两国航空公司在中美双向之间每天有五六十个航班。当时有句话,就是中美之间每天有1万多人在天上飞来飞去。现在因为国际上对旅行的限制,显然运力完全达不到那个程度。这就意味着如果有几万留学生毕业了要回国,加上有些在美遇到困难的,不光是留学生,还有些来美短期旅游、探亲的现在需要回国,(那么)现在国际上现存的运力和客观需求之间差距就很大,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需要重视也需要解决。


  应该说国内相关主管部门,像外交部、教育部、民航总局等非常重视,也做了很多努力。包括你刚才讲到的,4月份我们增加了8个临时航班,就是专门针对这个问题。接收这些临时航班的很多城市,上海、天津、广州、南京、杭州、大连、石家庄等等,也做了大量工作来做好回国人员的隔离观察。应该说各方都做了很多努力,但客观上就是人员数量和现在运力差距很大。另外,从留学生本身来说,还有一些其他问题要考虑,比方说学业还没有完成,暑假以后怎么办?如果现在回国,将来回来签证会不会有问题?还有一些其他问题要考虑。


  但是不管怎么说,解决他们的现实困难,满足他们的需求,帮他们做好防控工作,这是我们使领馆在这里一件非常重要的任务,我们还会继续这么做。我相信国内也会继续想一些办法,包括继续增加一些临时的航班。


  前一段我们主要接回去的都是未成年留学生。其实留学生和侨胞都很有大局观,也很有互帮互助精神,前一段大家都一致赞成首先接这些孩子们回去。当然这些孩子们也还没有接完,还有好几千人在这里。下一步还有其他成年的、确实有困难的留学生以及其他一些同胞需要照顾到,我们会尽最大努力做好这些工作。


  白岩松:崔大使,今天在国内的新闻当中看到了这样的一条,就是美国媒体报道,美国有一位市长,他去年11月份得了他认为是流感,但是这次重新查抗体,发现了新冠肺炎抗体,那么在美国是否会看到这样的新闻?美国会怎样看待这样的新闻?


  崔大使:美国每天各种各样新闻都有,包括有人说的“假新闻”也不少。但是客观地说,现在确实在一些地方,就是中国以外的地方,发现了有更早的新冠肺炎病例。背后究竟什么原因,科学家们还要去探索、研究。我觉得涉及到病例和包括病毒这些问题,有几个概念现在需要讲清楚:


  第一,最早报告病例的地方,不一定就是病毒来源的地方。这个问题其实在国际上有很多混淆是非的说法,甚至有些谣言,因为最早报告病例的地方不一定就是病毒产生的地方,很多科学家也都这么认为。而且我们发现,一开始很多人以为武汉可能是最早发现病例的,现在好像情况也不是这样,是吧?现在有报道说在美国、欧洲都发现了更早的病例,那么这究竟说明什么?这需要科学家去解决。第二,关于病毒来源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但是科学界普遍看法是这个病毒是自然界产生的,并不是从哪个实验室出来的。我希望大家都能够相信事实,相信科学。


  白岩松:昨天包括福奇或者说美国的“钟南山”,也强调它不是实验室的病毒,应该是来自大自然。但是美国为什么有一些其实位置还不低的政界人士,非说他还有证据证明该病毒是武汉实验室里出来的,您怎么看待这样的说法?


  崔大使:我觉得我们还是应该相信科学家的说法,我也看了你采访《柳叶刀》主编理查德·霍顿的采访,他也说得很清楚,我们还是应该相信事实,相信科学。世界上总有一些人,所坐的位置比较高却并不意味着他的智商、情商也很高,这并不一定成正比的。


  关于武汉病毒研究所,我跟好多美国人说过,这是一个科研单位,是一个跟国际上诸多同行有很多学术交流、合作的单位,它有中文和英文网页,大家可以上去看,这都是公开的信息,这都是事实。而且从这次疫情来看,武汉研究所没有一个人受到感染,这当然是个好事情。为什么总有人不愿意相信事实,不愿意相信科学,总要疑神疑鬼?如果说他们一定认为需要调查武汉病毒研究所,那么现在事实已经证明,世界其他地方出现了一些更早的病例,而且世界其他地方还有一些实验室,并不像武汉研究所这么公开,这么致力于国际合作的,还有一些实验室有很大神秘感,那是不是应该一块儿去调查调查,查个水落石出?


  白岩松:在前段时间我连线比尔·盖茨的时候,临近结束,他自己主动说,崔大使在《纽约时报》上那篇文章发得非常好,在美国像比尔·盖茨这样的声音多吗?来自美国的声音很多,有的甚至很刺耳,我们该怎么去面对这些声音?


  崔大使:对,美国社会其实很多元化,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因为美国很多媒体,他们主要是报所谓坏消息,不怎么愿意报好消息。其实你如果真的在美国接触各阶层的人,就会发现(不少)像比尔·盖茨这样的声音,还是有很多人跟他持相同看法的。美国很多老百姓还是很善良的。现在我们不太可能出去跟人家面对面见面,但是我们其实比疫情以前更忙,我每天都要做好多视频会议、访谈或通电话,跟美国各方面人士保持书信来往,每天日程排得满满的。从我接触到的美各界人士来看,他们还是希望中美两国能在防控疫情上、重振世界经济上加强合作,取得一个合作共赢的结果,还是把人民的需要,把挽救人的生命、保护人民的健康等放在第一位的。


  白岩松:如果要是光看美国政界一些人的说法的话,感觉现在中美关系的互动处在一个冰冻甚至停摆的状态。您刚才已经讲了,您现在比以前更忙,如果再具体一些,现在双方的这种交流,包括领事馆等等,是否依然频密?


  崔大使:正如我刚才所说,我们现在对外交往只不过是换了一种方式,在线上交流,就跟好多学校前一段上网课一样,我们开视频会议、通电话等,其实对外接触一点不比以前少,甚至更多。我们还要帮助美国一些州和企业解决他们从中国进口医疗物资等具体问题,每天忙着在国内和美方之间(居中)联络,而且我们接触面也比较广,除了政界人士,还有一些前政要、商界、企业界人士,还有地方上,甚至一些州长给我打电话,希望两国能够在防疫方面加强合作。我觉得面对这样一个多元社会,我们还是要尽量发出建立一个稳定、健康、持续的中美关系的声音,还要尽量多做这方面实实在在的事。


  白岩松:在很长的时间里,多方都普遍认为经济是中美关系中重要的压舱石。现在有人担心随着疫情影响,这个压舱石是否牢靠,是否已经开始松动?


  崔大使:关于经济或经贸关系是中美关系一个压舱石的说法,大概是始于上世纪90年代。这还是一个事实,但我也认为现在不应该把经济视为唯一的压舱石。中美关系如此复杂,如此重要,对全世界都利益攸关,不可能只有经济这一块压舱石,我们应该让中美关系的稳定锚更多一点。我觉得这是我们现在要做的工作,也是现实的需要。比方说防控疫情、公共卫生安全合作,今后也可以成为压舱石,因为这是涉及到人命关天的事,这方面可做的事还有很多,余地还很大。另外,中美之间的相互信任是缺失的,但如果没有信任,其它压舱石也很难压得住,我一直觉得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是两国关系的根本。


  白岩松:关键我们也听到一些来自美国的这种声音,比如说经济方面要惩罚、中国要赔偿等等这样的声音,我们要听这些声音吗?会真的变成行动吗?


  崔大使:我觉得这都是一些很荒唐、很无礼的说法。当然我们要重视,不能让这种说法主导中美关系,但是我相信这些东西是不可能得逞的。


  白岩松:疫情使目前大家看到的中美关系产生了很大的变量。因此大家很希望听听崔大使怎么看待中美关系受疫情的影响?向未来走又会怎样?


  崔大使:其实中美关系的一些变化在疫情之前就已经开始了。从中美1979年建交,到去年(建交)40周年,这40年来世界发生了很大变化,中美两国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形势在变化,中美关系当然要随之变化。疫情只不过更加突出了这种本来已经在酝酿、探索的变化,或者说加强了它的紧迫性。我觉得中美两国之间有一些根本的问题,是要认识清楚的:


  第一,中国拥有取得发展、实现现代化的权利。这一权利是完全的、不可剥夺的,不容美国挑战或改变。第二,中国只能走自己的发展道路。这是根据中国的国情,植根于中国文化,符合中国人民需要的,也不是任何别的国家能够改变的,它们也不应该试图去改变。第三,中国的发展并不以损害美国利益为代价。历史已经证明,中美关系发展对两国带来双赢结果。而且我相信你也注意到,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主席跟各国领导人通话交流过程中,几乎每一次都提到:这次疫情再次证明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共同体。这就是我们在国际上主张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共同体当然包括中美两国在内。我们也希望,在这个大框架下,中美之间能够确实建立起“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这样一种稳定的长期发展的关系。


  如果把这些问题认识清楚了,我觉得中美关系现在面临的一些困难和问题都是能够得到解决的,我们也希望美方能够跟我们相向而行。


  白岩松:在您跟美国各界包括媒体等等交往过程中,如果我们去掉最高分,一些杂音,分贝太高;去掉最低分,比如说有一些特别亲近的;平均值对中美关系的看法是什么样的?


  崔大使:这个平均值经常在变化。因为如果有一段时间碰到的困难和问题多了,或者有些人散布的不负责任言论多了,就会受到影响,可能往下走一点。什么时候合作进行得比较好了,(平均值)可能就能往上走一点。我想我们既要注意这些所谓民意上下起伏的变化,更要注意怎么去做应该做的事情,让事实来说话,来引导民意的走向。


  白岩松:不管美方有些人在发出一种什么样的声音。这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在美国防疫方面提供的帮助是什么?还会继续吧?


  崔大使:我们一直主张两国之间要加强抗疫合作,习近平主席和特朗普总统的两次通话中,都已经充分表达了这个愿望。具体来说,我们大使馆这两三个月花了很多时间协调两国之间一些具体问题的解决,比如美国的联邦政府、地方政府、企业、团体要从中国进口一些医疗抗疫物资,怎么可以做得更快,怎么能够保证好质量。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在做这些事情,跟美方也有很多协调。


  据我了解,到现在为止,美国从中国采购,还有中国各个省市、社会团体给美方捐助的各种医疗物资,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巨大的数量。比方说口罩,现在已有超过46亿只口罩从中国来到美国,包括美国采购的,也包括我们捐赠的。就是说按人口平均的话,差不多每个美国人可以分到十五六个中国来的口罩。


  白岩松:还有一个涉及到这一段时间,因为这个疫情使中美关系突然产生了很多的变量,国内有很多的网友也在关注说,崔大使在这个阶段做中国驻美国大使一定非常不容易,要点赞,我特意注意到了您身后的诗词,这恰恰是毛主席的《水调歌头》,其中有“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我很想知道您这一段时间的心情怎么样?怎样看待国内网友觉得您特不容易?


  崔大使:我身后这幅诗词是我们建设新馆舍时,专门请著名书法家卢中南先生写的,毛主席这首诗非常好,卢中南先生的字也非常好,所以我经常会过来看看。要说不容易,我记得习近平主席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讲过两句话,现在我们国家处在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历史时期。因为我们国家在向上攀登,走上坡路从来不是容易的事,从来都是很吃力的事,但是我们是在走上坡路。


  要说不容易,你说在国内抗疫期间,那么多医务人员,他们多么不容易;现在要复工复产,各行各业忙着复工复产的人们多么不容易;要消除绝对贫困,在基层扶贫的人们多么不容易。所以,我们的不容易,其实只是国家不容易当中的一部分,我们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对我们来说,我觉得就是八个字,“责无旁贷、义无反顾”。我们既然在这个岗位上,就应该做好我们的事情,并没有什么特别,跟国内同胞其实是一样的,各行各业都应该做好自己的事情。当然我们在这个地方可能面临的外部环境会比较复杂。


  白岩松:好,非常感谢崔大使。对您说一声保重,辛苦了!祝所有的同仁都健康平安。谢谢!


  崔大使:谢谢岩松!



分享按钮
 
评论 
提交
评论 
提交
关于我们招聘英才网站大事记美中时报(电子版)广告服务 - 网址导航
美中时报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