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之窗
  •   伊芙琳的精神世界23:理性和感性之间的关系

              理性与感性是人类思维和行为中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不仅各自具备独立的特点,还在许多情境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最终共同塑造了个体的决策、行为和情感体验。理性通常与逻辑、分析和思...

     
  •   伊芙琳的精神世界22:共情疲劳:当悲剧变成日常,我们还剩下多少

              还记得你第一次看到某个社会悲剧的新闻时的感觉吗?也许是心痛,也许是愤怒,甚至可能冲动地想要去做点什么。但现在呢?当你每天打开手机,刷到又一起校园霸凌,又一起家庭暴力,又一次...

     
  •   短篇小说:八零年

              我至今仍然常常想起郭老二出走的那个寒冷的早晨。        1980年12月26日,在零下三十二度的严寒里,校园渐渐苏醒,路灯尚未熄灭,鹅毛般的大雪,裹着寒气簌簌坠落...

     
  •   罗尔斯顿印象:“环境伦理之父”的中国情愫

              国际社会的眼球常常喜欢聚焦在中国经济的崛起上,而对于中国生态意识的觉醒,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风起云涌,则往往选择性盲视。其实从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公众和学界环境意识“极度欠缺”...

     
  •   王治河:深切悼念"荒野哲学家":他让我们知道自然有多金贵

              惊闻西方“环境伦理学之父”罗尔斯顿三世(Holmes Rolston III,1932--2025)2月12日逝世的噩耗,不胜悲痛! 王治河博士(右)与罗尔斯顿教授(左)2018年5月在第12届生态文明国际论坛上...

     
  •  
  •   伊芙琳的精神世界21:“正能量”到底是让人开心,还是让人闭嘴?

              现在的世界越来越“正能量”了。但这种正能量,总是让人喘不过气。        你说你很累,他们告诉你要“加油鸭”;        你说你很痛苦,他们...

     
  •   伊芙琳的精神世界20:审美同质化: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作品让人“似

              你有没有发现,现在的电影、电视剧、音乐、小说,越来越像是在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看个电视剧,总是霸道总裁和灰姑娘;听歌,副歌一响就知道接下来的旋律;去书店,畅销书排行榜上永远...

     
  •   缅怀柯老:撬动时代的思想家

      柯布院士2017年在克莱蒙寓所        德能隆望百年师表 生态文明开宗圣贤        一个人,一个时代,能遇见几位可称圣贤的人物呢?在很多人眼中,去年12月26日百岁高龄辞世...

     
  •   伊芙琳的精神世界19:为什么邪恶会存在?

              邪恶,一直是人类思想中挥之不去的谜题。它贯穿于历史、文学、哲学,甚至渗透到日常生活中。为什么这个世界既有善良,也存在邪恶?难道它是人性的一部分?还是社会的产物?让我们从多个...

     
  •   伊芙琳的精神世界18:论文化交流的平衡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文化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然而,在文化交流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文化侵入、文化挪用等。我们需要找到一种平衡,让文化既能传播,也能得到保护。   ...

     
  •  
共(41)页  首 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  下一页  末 页 
关于我们免责声明网站大事记美中时报(电子版)广告服务友情链接
美中时报 © 版权所有